

来源:文明长兴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今年开始,县文明办组织开展“长兴好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现将2020年第四季度“长兴好人”名单公布如下,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诚实守信
朱延成
朱延成,男,1973年10月出生,煤山镇新民村人。
他出身贫寒,入赘新民村,照顾这个因妻子前夫患病欠下巨额医药费而负债累累的家庭。他勤劳、吃苦、肯干,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努力帮助妻子还清了38笔欠款共20余万元,更是帮助家里摘除了低?;У耐废巍M?,善待妻子的前公婆,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他用爱和希望,展现了一个平凡人的信守承诺,用20年的守候换来了幸福的一家。
他的事迹被中新网、浙江在线、浙江之声、长兴新闻报等媒体报道。
见义勇为
朱楠
朱楠,出生于1992年3月,国网长兴县供电公司城东所职工。
2020年11月15日下午,长兴县李家巷镇老虎洞村庄基村自然村附近,朱楠在杨家埠港内发现一名落水儿童在无力挣扎,在这?;笨蹋扉氡涞暮铀?,将女孩成功救上岸,见女孩没有事情朱楠穿上衣服,悄悄离去。
他的事迹在浙江新闻、长兴新闻网、文明长兴等报道。
江卫华
江卫华,男,1977年10月出生,党员,长兴龙山中学校长(原长兴县煤山中学校长),家住长兴县镜水蓝庭小区。
2020年5月18日清晨6点52分,煤山镇煤山村新农村传来了一声“砰”地巨响,正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他立即跑到声源处,只见一农户家被炸得玻璃渣滓满地都是,江卫华不顾自身安危,冲入这个随时有火苗冒出的家中,与几位村民一起把被压在楼板下的老人救出,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得救。
他的事迹在长兴公安等媒体报道。
敬业奉献
范虎勇
范虎勇,男,1966年4月出生,群众,长兴县和平镇琛碛村医疗站站长。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范虎勇已为农村医疗工作奉献了35年,他秉承着“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减轻病人痛苦”的原则,多年来致力于乡村医疗卫生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每一位患者,范医生都是笑脸相迎,热情对待,村民赞誉“比亲人还亲”,在范虎勇的“守护”下,琛磧村的慢病并发症大幅度减少。
他的事迹在中国文明网、文明湖州、中新网报道。
周清泉
周清泉,出生于1958年9月,湖州清泉文武学校董事长兼校长。
18岁开始从事武术教学,在早年长期的馆校教学中,他有一个铭心刻骨的感受,习武者若文化知识浅薄,个人修养将难以提高。1994年,他创办了长兴县第一所民办学?!萸迦奈溲!K劝逃?,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确定了“清泉”办学核心——“文韬武略、正直做人”;他关心学生成长,探索出“1234清泉德育模式”,培养学生数万名,升学就业率100%;他孜孜以求,二十年如一日,今天学校已成为“太湖西畔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民办学?!薄叭行⊙У掠痉痘亍薄叭逃萄Ч芾硎痉堆!钡热儆嘞?,成为了“长兴的品牌,湖州的窗口,省里的重点”。
事迹在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以及长兴新闻网上多次报道
梁学仁
梁学仁,男,1935年8月18日生,长兴县文广旅体局离休干部。出身梨园世家的梁学仁,从参加“娃娃剧团”起,历尽艰苦,经历多个岗位,始终不改行,从事文艺事业75载,始终牢记着老首长陈毅说过的话:“戏剧文化永远是社会需要的,你们可不要改行?。 卑盐囊仗爻し⒒拥昧芾炀≈?,为长兴县的文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离休后依旧发光发热,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无私辅导“小京班”17载,使其多次登上央视节目,获得全国及省市多项大奖。也让“小京班”所在的小浦小学成长为“全国少儿京剧活动培训基地”之一。
他的事迹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浙江老年报》、中共湖州市委老干部局官网、长兴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孝老爱亲
罗荣志
罗荣志,男,1963年3月出生,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吴山村村民。
他年复一年悉心照顾瘫痪妻子的事情可谓是家喻户晓。28年前妻子因意外瘫痪,在这28年里,他不仅细心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喂饭、洗头、洗澡擦拭身子、换尿不湿、做康复训练,还要处理家庭的日常琐事。幼小的儿子也由他一人照顾,一个普通的农家男子用这纯粹又自然的爱照顾着妻子,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一句怨言,勤勤恳恳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他的事迹被中国新闻网、中国文明网、光明网、文明长兴等多次报道。
杨胜菊
杨胜菊,女,1973年6月出生,群众,长兴县和平镇横山村下庄自然村务农。
杨胜菊作为一个外来媳妇,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天生聋哑的大伯哥,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并且在家种植葡萄、照顾孩子,从无怨言。庄金荣天生聋哑,后又因意外失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全靠弟媳杨胜菊数十年来如一日的辛勤照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近30年来,这位农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礼记中的名言,身体力行弘扬孝老爱亲的美德,她的行动也影响着子女小辈们,都以她为榜样。
她的好人做法曾获学习强国、光明网、浙江之声、湖州日报、浙江日报报道。
赵凤祥
赵凤祥,林城北汤村人,出生于1937年9月,他是退休教师,是人人称赞的最暖丈夫。
年轻时,妻子是里外操持的一把好手;年老时,丈夫成了妻子的手和腿,把她宠成“千金小姐”。2012年,赵凤祥妻子因疾病丧失自理能力,他从无怨言,八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把爱都藏在平淡琐碎的小事里。不善家务的他从零开始,把课本换成菜谱学做饭,帮妻子洗漱擦身、泡脚按摩……他总是用笑容来宽慰妻子,用一把轮椅推着她看村里的变化、听趣事。半年时间策划为妻子举办5.20个人摄影展,圆了妻子“勇闯天涯”的梦。58年相濡以沫,老两口从“俊男靓女”熬成了“两鬓花白”,他们的故事印证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诗句。
事迹在浙江在线、长兴新闻网报道。
助人为乐
刘玉玺
刘玉玺,男,1930.11,中共党员,原长兴广播电视局局长。
他1947年入伍参军,成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第16旅侦查通讯连的一名战士。先后经历100多场战役,转战大半个中国;1958年,从部队转业到长兴。先后在电信系统干了8年,广播站一干就是24年,他的一生都在和广播打交道。刘玉玺曾坦言道:“我所付出的从不后悔。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广播电台的作用都不容小觑。传递党的声音,密切联系群众,它都是重要媒介……”;1990年12月,刘玉玺正式离休。有了更多闲暇时间的他,却依旧继续发着光与热。他是县银领志愿宣讲团的一员,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日子,刘玉玺都会很忙碌,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课,成了他离休后的主要工作。
2019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其事迹被浙江新闻多次报道。
王翠萍
王翠萍家庭是长兴有名的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家。她本人是市级棕榈编非遗文化传承人,丈夫徐坤年是长兴县级糖画非遗传承人。一直以来,全家人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多年来,王翠萍跑遍长兴的每一个乡镇进行公益授课,累计授课1500场,培训人数3万多人。将剪纸、手工编、棕榈编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传承下去。2018年初,王翠萍老师在皇家湾社区建立了“匠人之心”手工室,号召辖区妇女群众踊跃报名,组建了一支巾帼手工学习团队。同年,她建立了“寻缘坊”工作室,定期教授手工团队剪纸艺术课程,开展主题培训活动,学习剪纸技艺、旧物改造变废为宝等。2019年,王翠萍以“无声有爱”微公益项目为载体,带领20名聋哑人,教授他们学习剪纸、布贴、编织等技艺。通过义卖,帮忙他们凭借一双巧手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编织出自己的七彩人生。
她的事迹先后被新浪网、中新网等媒体报道
陈小伙
陈小伙,男,出生于1963年1月,长兴县泗安镇洁亮保洁公司员工。
作为一名党员,连续20多年照顾村里两户智障家庭的大小事项,由于家庭成员智障,与其他村民相处也产生不少矛盾,陈小伙看到这些情况,主动帮助他们:积极帮助联系村委申请救助、帮助农活、解决一定的生活难题。更为难得的是这一帮就帮了20多年,至今仍在帮助照顾这两户家庭的大小事务。2014年,二界岭村开展农业综合整治,陈小伙又忙于帮助这两户家庭寻求安置房,积极地与村两委反映情况,为这两户家庭妥善的安排好居住。
他的事迹被文明长兴报道。
雷少兵
雷少兵,男,1970年6月出生,长兴县虹星桥镇河桥村人。
他坚持无偿献血19年,从未中断,他把献血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并带领身边的同事、朋友一起参与献血,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同时他还热心公益,参加很多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雷少兵还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放入血库,给患者们多了一份希望。2002年至今,雷少兵共计献血32次,献血总量达12600毫升。
他的事迹被搜狐、网易、文明长兴等媒体报道,2020年6月,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