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农村文化礼堂则是这些文化瑰宝的守护者与展示台。在李家巷镇石泉村,文化礼堂百桌厅坐落于村中心,面积1800平方米,白墙黛瓦与木质雕梁相互映衬,既彰显古朴韵味又不失大气简约,石泉村通过“三个一”来讲述独特的礼堂故事。
推动“一堂多用”,拓展功能维度。把礼堂当课堂,每年组织“石城新声音”理论宣讲80余场,举办接地气的“艺术展”“音乐会”,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味的文化盛宴。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气,既是老年学堂又是青年艺校,面向全民常态化举办歌唱赛、排舞赛、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我们村文化礼堂建得好啊,孩子能在里面参加各种兴趣班,老人们也有地方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感觉整个村子都充满活力。”家住石泉自然村的施伟方兴奋地说。正所谓往昔村民沉酒牌,今日百姓入礼堂,善念渐生村韵清。
引领“一堂多育”,增强价值底蕴。依托丰富的礼堂活动,在展、演、赛中不断发现和培养乡土人才,近两年培育出了一批市县级的农民书法家、摄影家等乡村文化能人。组建小品队、布艺队等特色文艺团队近10支,同时还将活动送进学校、企业、部队。其中,2支队伍被评为市优秀基层文艺团队,舞蹈队连续三年荣获市广场舞大赛金奖。充分挖掘本地非遗文化财富,依托文化礼堂做好基因解码,通过礼堂共享联盟,实现共建共享。
实现“一堂多营”,提升效益幅度。精心打造“文艺共同体”,在“一村一品”基础上构建礼堂共享联盟,充分发挥艺术家、文化达人的专业优势,引入“文艺村长”“文艺顾问”等驻堂开展工作,为村民提供点单式、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搿袄裉?展演”“礼堂+研学”“礼堂+创客”等业态,让礼堂能够“自我造血”、产生效益。村书记李剑勇表示:“石泉村文化礼堂通过社会化运营,多元化联动,每年能给村集体经济增收约40万元,真正实现了以堂养堂、以堂兴村”。
李家巷镇石泉村文化礼堂通过持续的深耕细作,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接下来,将不断注入新活力、拓展新内涵,照亮每一位乡亲的心灵,真正将“优质资源”变为“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