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6月8日下午,长兴县中心幼儿园特邀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沈铁军老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程故事”交流活动,中心幼儿园学习共同体及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近百名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沈老师就“为什么写课程故事”、“什么是课程故事”、“课程故事关注什么”三方面展开交流。
沈老师首先以“跷跷板的游戏”和“七只瞎老鼠摸象”两则案例为缘起,对案例进行层层剖析。案例还原了孩子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案例中抓住孩子学习过程性的内容,助推孩子的探究,这让在场的教师们顿悟:在真中做,呈现孩子的学习、实践、建构历程,体现孩子和教师的成长,这才是真观察、真故事!
接着,沈老师向大家详尽阐述了什么是课程故事,即做符合幼儿需要的事、做适合幼儿天性的事、做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做幼儿能感受挑战的事、做幼儿能感受到趣味的事、做幼儿能做有思维参与的事!同时,沈老师围绕“观察什么”、“识别判断什么”、“判断后跟进什么?怎么做?”、“如何回应”四个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大家都明确了课程故事的撰写要以幼儿为本,以充分满足幼儿学习兴趣需要,释放幼儿的潜能为出发点,以解决真实的教育问题为导向,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为手段。沈老师还特别强调:我们幼儿园老师最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和解决孩子生活中的真问题。
最后,沈老师指出了“课程故事”所要关注的四点:搭支架,创环境、呈现孩子、让孩子真生活、实践操作,并以大课程故事“甘蔗有多高”和小课程故事“取球记”为例供大家探讨,这让大家看到课程故事里的深度学习特征,既有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坚持性,更有教师们的专业性,这种“爱的相遇”,就是一种“共同成长”!
活动后,长兴县中心幼儿园周敏园长鼓励在场的每一位教师:要以幼儿为本,从关注幼儿的视角出发,实施课程,品味课程,呈现孩子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历程,做一个个真真切切的课程实践“故事”。